多介质过滤器反冲洗再生时要注意哪些事项?-杭州鑫凯

2025-08-13 17:32:28 admin 3
反冲洗再生是多介质过滤器维持过滤性能的关键环节,操作不当可能导致滤料流失、再生不彻底或设备损坏。以下是反冲洗再生时需注意的核心事项,涵盖操作参数、流程控制、安全规范等多个维度:

一、反冲洗前的准备事项

  1. 确认过滤状态与触发条件
    • 反冲洗需在过滤进出口压差达到设定值(通常 0.1-0.15MPa)或运行时间达到周期(如 24-48 小时)时启动,避免过早反冲洗浪费水资源,或过晚反冲洗导致滤料板结。

    • 检查过滤器是否已停止进水,进出口阀是否完全关闭,防止原水混入反冲洗污水影响效果。

  2. 设备与管路检查
    • 检查反冲洗泵、空压机(若用)、阀门(反冲洗进水阀、排水阀、排气阀等)是否正常工作,确保无泄漏或卡堵。

    • 确认反冲洗水源(通常为过滤后的清水或市政水)充足,水质达标(避免用含杂质的水反冲洗,导致滤料二次污染)。

二、反冲洗过程中的关键控制

1. 排水环节:避免 “干冲” 或 “积水过多”

  • 排水需排至滤料层表面 10-20cm 处(而非完全排空),若积水过少,反冲洗时水流直接冲击干滤料,易导致滤料流失或层间混合;若积水过多,反冲洗水流冲击力不足,杂质难以脱落。

  • 排水时打开排气阀,避免过滤器内形成负压,影响排水效率。

2. 空气擦洗(若采用):控制风压与时间

  • 风压需稳定在 0.05-0.1MPa,风压过高会剧烈搅动滤料,导致滤料分层混乱;风压过低则无法有效松动杂质。

  • 擦洗时间通常 3-5 分钟,过长会导致滤料过度磨损,过短则杂质未松动,后续水洗难以彻底清除。

  • 空气擦洗时需确保布气均匀(通过底部布气帽或支管),避免局部滤料未被擦洗。

3. 反向水洗:核心参数是流速、膨胀率与时间

  • 流速控制:反冲洗流速需根据滤料类型调整(如石英砂 10-15m/h,无烟煤 8-12m/h),流速过高会导致滤料大量流失;流速过低则滤料膨胀不足,颗粒间摩擦不够,杂质残留。

  • 膨胀率控制:滤料膨胀率需达到设计值(通常 50%-70%,如原滤层厚度 1m,膨胀后 1.5-1.7m),通过观察滤料层表面上升高度或流量计监测。膨胀不足则清洁不彻底,膨胀过度易冲失滤料。

  • 时间与终点判断:反冲洗时间一般 5-10 分钟,终点以排水口水质清澈为准(可通过浊度仪监测或肉眼观察,直至无明显悬浮物)。避免时间过短导致杂质残留,或过长浪费水资源。

4. 排水与排污

  • 反冲洗污水需通过专用排污管道排出,避免回流至原水系统造成污染。

  • 反冲洗结束后需彻底排净过滤器内的污水,防止残留杂质再次污染滤料。

三、反冲洗后的检查与调整

  1. 滤料层状态检查
    • 观察滤料层是否平整,有无局部凹陷或凸起(若有,可能是反冲洗流速不均或布水 / 布气系统堵塞,需排查)。

    • 检查滤料是否流失:若排水口发现大量滤料颗粒,可能是水帽破损或反冲洗流速过高,需停机检修水帽或降低流速。

  2. 正洗操作规范(若需正洗)
    • 正洗时需打开进水阀和正洗排水阀,按正常过滤方向进水,流速略低于过滤流速(如 3-5m/h),时间 2-5 分钟,直至排水口水质达标(浊度≤1NTU)。

    • 正洗不可省略:反冲洗后滤料层可能残留气泡或细小杂质,正洗可确保后续过滤出水立即合格,避免初期出水污染后续工艺(如反渗透膜)。

四、安全与长期维护注意事项

  1. 设备安全
    • 反冲洗时需监控过滤器压力,避免超压(压力不超过 0.2MPa),防止壳体破裂或密封件损坏。

    • 空气擦洗时严禁同时开启反冲洗进水阀,避免气水混合导致管路水锤现象,损坏阀门或泵体。

  2. 滤料维护
    • 定期检查滤料损耗情况,若滤料量不足(如厚度减少 10% 以上),需及时补充同种规格滤料,确保过滤层厚度达标。

    • 若滤料长期使用后出现板结、老化(如无烟煤滤料破碎率过高),需定期更换滤料(通常 1-3 年一次,根据水质而定)。

  3. 自动化控制参数校准
    • 对于全自动过滤器,需定期校准压差传感器、液位开关等设备,确保反冲洗触发条件准确(如压差误报导致频繁反冲洗或延迟反冲洗)。

    • 检查 PLC 程序中反冲洗各环节的时间、流速参数是否与实际工况匹配,必要时根据水质变化调整(如原水浊度升高时,可延长反冲洗时间)。

服务热线:400-0808-060

公司地址:杭州市上城区临丁路大唐商务大厦B座5楼502

工厂:浙江省长兴煤山绿色制造产业园西部分区中南高科.长兴绿色智造产业园B13

网站首页
关于鑫凯
产品中心
联系我们